黎瑞恩
全年累计发运煤炭22.6亿吨,同比减少1041万吨,下降0.5%。
而在往年,汇总的重点电煤合同基本都是一年期以上的中长协合同。电煤合同签订量大致处于正常水平,但煤炭中长协合同量仅为2.23亿吨,这一数据让人大跌眼镜。
此次中国煤炭工业协会还发布了另一组数据:目前煤炭企业库存居高不下,截至2012年底,煤炭企业存煤8500万吨,同比增加3120万吨,增长58%,煤炭企业减库存压力较大。但愿今年最终确定的电煤运力配置总量能够高于去年水平,期待在未来的电煤衔接中,一个顺畅和低成本的中间物流环节能够形成。另一个原因就是万一自己企业签多了,以后电煤真的涨价了还可以,但如果电煤价格下降了,别的企业都可以从市场上采购到低价的电煤,而自己企业却只能用协议确定的高价煤,那岂不是要当冤大头了。今年国家相关主管部门又退出了对年度跨省区煤炭铁路运力配置的平衡和指导,肯定会增加煤电企业自行与铁路部门协商解决运力的难度对于电煤中长协合同量比例严重偏低的问题,能源专家韩晓平1月25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在意料之中,以现在煤炭市场情况,电力企业指 望电煤降价,煤炭企业还指望以后会涨价,情况不明朗,中长协合同当然签不了。
但愿今年最终确定的电煤运力配置总量能够高于去年水平,期待在未来的电煤衔接中,一个顺畅和低成本的中间物流环节能够形成。电煤衔接期待高效运力截至1月18日,2013年汇总煤炭合同18.91亿吨,其中电煤合同11.89亿吨,仅电煤一项便较去年12亿吨的汇总煤炭合同量相差无几。十二五将是我国智能电网的全面建设阶段,中国能建的集而成团优势、一体化协同优势和完整业务链优势,将在我国智能电网的规划、设计、施工和相关设备制造全过程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此外,滨江变电站是中国能建设计的安徽省首座220千伏智能化枢纽变电站。在地方电力发展规划和智能电网建设方案的编制中,中国能建融入了许多最新的智能技术。智能化变压器是智能电网的核心设备,近年来中国能建着力研制智能化程度高、节能环保效果显著、抗短路能力出色的智能化变压器,已经成为国内该装备领域的引领者。这两项研究报告将作为分报告写进全国电网十二五规划。
目前,中国能建正大力推进智能电网规划研究和相关标准建设工作,积极研发推广智能电网技术,提高电网建设核心竞争力,在电网安全经济运行、优先使用清洁能源和资源综合利用等研究领域取得诸多突破性进展,在智能电网相关装备研发领域不断开拓创新,为服务全球智能电网建设、大力迎接电网2.0时代的全面到来积蓄力量。施工装备屡开先河2012年12月25日,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集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储能装置及智能输电于一体的新能源综合示范工程张北国家风光储输示范工程,迎来安全稳定运行一周年。
近年来,中国能建依托其完整业务链优势,引领能源产业变革发展潮流,全面参与智能电网建设,先后完成国家层面的智能电网规划研究任务,设计建设了多项示范工程项目,广泛涉及智能电网多个领域,为我国全面迈进电网2.0时代做好了充分准备。与此同时,中国能建受南方电网公司委托编制的三沙市十二五电力发展规划报告近日获得原则通过,为三沙市后续发展和国家海洋战略实施提供坚强支撑。2011年9月该示范工程投运后,其电网实现了和有线电视、IP电话、互联网的相互融合,遥控、遥测、信息反馈的智能化能力,可做到从居民生活到公共设施、再到工业生产的全涵盖,集中展示了坚强智能电网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的特性。根据规划,预计2015年三沙市永兴岛将建成具有海岛特色、国内领先的多能互补微网,2020年建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智能微网。
依托该项目,中国能建总结提炼出一整套提升配网可靠性的评估、规划、设计、建设、运维技术标准和管理规范,为配电自动化先进性、可靠性、经济性与实用性的实现提供了有益的工程示范,有效提升了城市供电可靠性。前者创新性地提出了我国智能电网发展的具体目标和路线图,首次提出智能电网的评价体系、动态评价方法及具体指标。智能电网的迅速发展离不开相关电力装备的支撑,为国内电力装备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三沙市十二五电力发展规划针对三沙三强(日照强、台风强、降雨强)、三高(高温、高湿、高盐)等特点,提出了建设智能、高效、可靠、绿色的岛屿型多能互补智能微网系统中国能建主持编制的多个地方配网无线规划及配网自动化规划等,为开展智能通信网、智能配电、智能用电、智能计量等众多关键技术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能建承担了国内坚强智能电网领域的众多施工任务,特高压交直流输变电工程、智能变电站、分布式能源站、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等建设项目数不胜数。广西南宁分布式能源工程、江西九江分布式能源工程和天津华电北辰风电园分布式能源站配套热网工程等一批分布式能源站项目,目前正处于建设当中。
设计的国内首个区域分布式能源站华电广州大学城分布式能源站极大提高了能源综合利用效率,获得了中国分布式能源十年标志性项目称号。作为工程的施工方,中国能建成为国内最早进入智能电网施工领域的企业。
2012年8月24日,中国能建历时两年完成的《我国智能电网发展模式及规划研究》和《我国智能电网总体方案及关键技术》两项重大课题研究通过评审这是国家电网公司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第二批试点中唯一的综合示范工程,也是目前唯一能体现智能城市概念的示范工程,涉及规划、生产、营销、科技、基建、通信信息、调度等各个业务部门,设计范围包括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及调度六大环节的智能化及通信信息平台,电压等级覆盖高压输网到低压配网的所有电压等级。积极参与标准制定工作,编制了《智能变电站设计技术规定》等多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开展了《智能变电站设计建设标准技术研究》、《智能变电站设计技术导则》等多项科技项目研究,完成了《智能电网调度/控制一体化技术支持系统调研专题报告》、《输电线路在线监测调研报告》等多项专题报告,为国家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和发展策略提供高端咨询。后者探讨智能电网的总体方案和关键技术,并相应编制了《智能发电》、《智能输电及智能调度》等7份专题报告。施工装备屡开先河2012年12月25日,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集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储能装置及智能输电于一体的新能源综合示范工程张北国家风光储输示范工程,迎来安全稳定运行一周年。分布式能源站是智能电网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设计的国内首个区域分布式能源站华电广州大学城分布式能源站极大提高了能源综合利用效率,获得了中国分布式能源十年标志性项目称号。中国能建承担了国内坚强智能电网领域的众多施工任务,特高压交直流输变电工程、智能变电站、分布式能源站、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等建设项目数不胜数。
勘测设计勇挑大梁2010年,中国能建承担了国内首个进入实质性建设的智能电网综合示范工程中新天津生态城智能电网综合示范工程的设计工作。我国十二五规划也明确提出,要依托信息、控制和储能等先进技术,推进智能电网建设,增强电网优化配置电力能力和供电可靠性。
智能电网的迅速发展离不开相关电力装备的支撑,为国内电力装备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提供能源总体设计的深圳市国际低碳城项目,有望成为全球标杆性的低碳发展综合示范区。
中国能建还参与了国家能源局《国家能源科技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工作,其中对建设智能化电网作了较为详细的阐述。中国能建专门成立智能电网技术中心,作为智能电网设计领域的研发和归口管理机构。其中,西泾智能变电站综合运用智能传感、网络通信、实时监测、专家系统等技术,从主系统到辅助系统全面实现智能化。通过张北国家风光储输工程的成功建设,中国能建在智能电网相关项目施工方面形成了较为成熟和完善的管理体系,特别是对工艺要求比较特殊的储能单元施工,有了更为深入和清晰的把握,在国内众多电建企业中走在了前列。
这两项研究报告将作为分报告写进全国电网十二五规划。根据规划,预计2015年三沙市永兴岛将建成具有海岛特色、国内领先的多能互补微网,2020年建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智能微网。
2011年9月该示范工程投运后,其电网实现了和有线电视、IP电话、互联网的相互融合,遥控、遥测、信息反馈的智能化能力,可做到从居民生活到公共设施、再到工业生产的全涵盖,集中展示了坚强智能电网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的特性。其中,微网系统、智能变电站、设备在线监测系统、电能质量监测系统、用电信息采集、智能用电小区、智能供电营业厅等,都是国内首例。
近年来,中国能建在分布式能源站领域不断引领潮流。同时,随着我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不断加快,中国能建也将在全球智能电网建设领域中抢占市场先机,争得一席之地。
2012年8月,中国能建编制的《韶山市智能电网综合示范工程》建设方案通过了国家能源局和国家电网公司的审查,该方案紧密结合韶山红色圣地、绿色发展主题,提出的各子项工程对智能电网最新技术和成果起到良好的引领示范作用。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院长饶宏表示,3C绿色电网是南方电网公司对智能电网建设目标的最直接注释,尖峰变电站是极具代表性的示范工程。依托该项目,中国能建提出3项专利申请,完成行业标准1项和企业标准8项。设计的武汉创意天地分布式能源站项目,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地下布置分布式能源站。
较早以前,为了厘清我国智能电网发展的基本方向,作为我国电力高端咨询和规划领域的龙头企业,中国能建承担起了智能电网整体规划和相关标准制订的重任。金华500千伏芝堰变电站是国内首座建成的500千伏智能变电站。
近日通过验收的目前全国唯一一个智能电网通信专业领域综合性科研项目南方电网公司智能电网电力通信综合解决方案研究,为分布式能源接入、汽车充电、输电线路监测等提供通信解决方案。目前,中国能建正大力推进智能电网规划研究和相关标准建设工作,积极研发推广智能电网技术,提高电网建设核心竞争力,在电网安全经济运行、优先使用清洁能源和资源综合利用等研究领域取得诸多突破性进展,在智能电网相关装备研发领域不断开拓创新,为服务全球智能电网建设、大力迎接电网2.0时代的全面到来积蓄力量。
在地方电力发展规划和智能电网建设方案的编制中,中国能建融入了许多最新的智能技术。作为工程的施工方,中国能建成为国内最早进入智能电网施工领域的企业。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